图图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21章 捉钱令史下(第2页)

军事上的节节胜利使大唐军队威震天下,一时之间四夷宾服、外邦来朝,百官奏请唐太宗封禅泰山祭告天地。唐太宗好是高兴,不料一盆冷水泼下来,魏征出来告诉他,泰山已经去不得了:“今自伊、洛以东,暨乎海岱,灌莽巨泽,苍茫千里,人烟断绝,鸡犬不闻,道路萧条,进退艰阻。”

由于战争造成人烟断绝,即便是黄河流域的广大富饶地区,也已经变为荒野,路途艰阻,供给匮乏,无法行走了。唐太宗无奈打消了封禅泰山的想法。

大唐是真穷。穷到什么地步?可统计的纳税人口只有隋朝的三分之一,而且国家已经没钱给官员开工资了。面对这种局面,李世民的方法非常简单,对于朝廷官员,大唐既不给办公经费、也不给工资俸禄,而是给土地,让官员出租给本金,让官员放高利贷。北魏冯太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给官员发工资,到李世民这里,就全给倒退回去了。

但是,官员毕竟不是地主商人,所以土地出租赚不回租金、放高利贷还把本金折腾没了。怎么办呢?官员既然不会理财,那就派理财的干部。大唐70多个衙门,每个衙门给了9个编制的捉钱令史,然后拿着本金去放高利贷,赔钱贬官、赚钱就升官。初唐朝廷的官员定额是730多人,而捉钱令史就有600多个。

随着帝国的统治区域越来越大,要花钱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,所以捉钱令史已经应付不过来了。于是,各种转运使、租庸使、盐铁使就应运而生。

这个政策到了后期越来越显出其弊端。到了玄宗时期,大唐官员逐渐分成两个派系,一个是贤相集团、一个是聚敛集团。聚敛集团因为能够解决财政问题,于是李林甫这些人就执掌了大唐的国家行政。

大唐前期,主要沿袭隋朝的府兵制度,六百多个折冲府兵,就是大唐解决边地战争问题的最强凭借。但是,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、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,府兵制明显就吃不消了。往东打到朝鲜、往西打到西域、往北打遍蒙古高原,亦农亦战的府兵无论如何也扛不住了。

公元670年,薛仁贵大非川战败之后,大唐正式对决吐蕃帝国,到这个时候,府兵已经完全无法适应与吐蕃帝国的高烈度战争了。武后时期,黑齿常之以河源军加屯田的模式,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压制。

公元711年,河西节度使建立。自此之后,大唐开始在缘边地区大批量的建立节度使,并以募兵取代府兵。为了解决节度使的军费开支问题,大唐继续奉行不给钱但给政策的主张,节度使逐渐兼任度支使、营田使,甚至所在州的刺史、所在道的采访使,节度使的权力从军事,向财政和行政染指。

安史之乱后,学习历史的都很奇怪,怎么唐朝出了这么多的节度使,而且很多节度使不在边疆,而是在内陆,其实就是这样来的,但是我们的书本上没有说明。

为了彻底扭转高宗后期以及武后时期的边地被动局面,玄宗朝逐渐向着效率导向发展。朝堂上,贤相集团逐渐被聚财集团所取代,讲仁义道德的下课、能开拓财源的上来地方上,就是一个节度使、一个节度使的建立。聚敛集团加节度使的统治模式,不仅解决了财政问题,而且也解决了边地问题。正是这种巨大成功,所以李林甫才能够长期为相,节度使也才能够长久不衰。

节度使这个怪胎,也就只能与大唐相爱相杀了。即便大唐灭亡,节度使和藩镇的问题仍旧存在。五代十国,中原天下遍地是藩镇、遍地是节度使、遍地是骄兵悍卒。

最后辉煌的宋朝到来,这是一个由阴谋家建立的王朝,由一群文弱的猥琐男统治,这些猥琐男肆无忌惮的歧视军人和技术工人,几乎是明目张胆的把国家的矛和盾踩在脚下肆意践踏。为了一小撮文弱书生的统治,不惜把整个国家变成软弱无力的,跟他们一样的糊涂虫。而独裁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,同样的支持乃至亲自鼓动这种歧视。指望这样的国家要有好装备和好军队,比用麻绳穿针眼还难,问题是很多人对于我大宋津津乐道,宋穿男都去考状元,以成为其中一员为荣。

唐朝后期除了财政问题、边地问题,还有朝堂问题。朝堂弱化而无力担纲政府运作。大唐的皇帝这个时候开始重用宦官集团实现对帝国的全面控制。这种全面控制,严厉到什么程度?军队要有太监监军,人事要有太监染指,皇帝与朝堂的沟通也经由太监,甚至连皇帝的禁军也要掌握在太监手中。

经过这种权力的变换,宦官集团几乎接管了朝堂的权力。这时候的大唐朝廷已经堕落到朋党相争的地步,牛李党争持续了将近40年。在这么长的时间里,朝廷的主要工作就是搞斗争,至于理政治民早就顾不上了。虽然朝廷如此不堪,但大唐还能维持。原因就是宦官集团已经接管了大部分权力。

大唐衰落的过程和大明非常相像,明朝首先是武勋和官僚集团隐瞒土地和人口,朝廷财政发生问题,没钱养边疆的军队,于是卫所出现,边防军沦为将领的私丁,跟乞丐差不多,以内阁为首的文官体系和皇权产生激烈的对抗,最终皇帝不上朝,官员缺额得不到补充,于是皇上养了一伙太监和文官作对。

和李林甫一样,明朝出了个理财高手魏忠贤。魏最大的能力之一是收税。明末,天下金银、尽聚三吴,魏忠贤针对工商业、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,从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、海税但他没有给农民加赋,出身社会底层的魏忠贤在河南遭灾时,还能免除赋税,从内库拨款赈灾阉党在放火烧了东林书院后,几十年未曾修过的黄河水道,开始维修而且专门找东林党人投资的“垄断企业”收刮。

魏忠贤死后,重新掌权的东林党立刻再次废除切身利益相关的工商税、海税。对中西部的旱灾置之不理富庶东南的税收废除,却派军队到贫乱交加的西北旱灾区加赋、征税对后金理想化的主和,不理解关外将士的疾苦……

于是一地鸡毛。

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,而且更重要的是:历史是由不关心经济蔑视工商的儒家的文人写的。看这样的书我们能看出多少历史真实?我们在课本里还学习东林党人的对联。尽信书不如无书,但是要从书本看到真实,需要很大的智慧。

李治对于大唐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,对媚娘道:“太宗皇帝灭东突厥,开疆万里,打了多少战,这些都是要花钱的,府兵也需要钱来养着,朝廷也需要花钱。但是钱从哪里来?唐九郎常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人穷志短,财大气粗,话糙理不糙,大唐这个大家可不好当啊。长安试行摊丁入亩,人口增长了不少,推广到全国,应该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。还有边关防卫,都是要钱。从古至今都强调军政分开,但是朝廷没有钱,要边疆将士自筹军费,军队怎么能不参与政务呢?”

唐九郎的讲课和讲话都有人专门记录,这是禅宗祖师的待遇。这个惯例是从禅宗六祖开始,当时六祖没有去北方讲法,他又是唯一拿到祖师衣钵的僧人,怎么办?最后唐中宗让人把惠能大师的讲话记录下来,送往北方,这就是六祖坛经的由来。后来在禅门形成一种惯例,祖师的讲话都有人记录,这是禅宗案例和高僧传的由来。

唐志的作用越来越大,慢慢在影响朝廷的大政方针,他的讲话最后送到李治这里,长期下来,他的思维方式和遣词酌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治和一帮大臣,这是连唐志自己都没料到的。

武咪咪静静地听着,她毕竟刚出来不久,对于唐志的那套重商主义理论接触的不长时间,也没有深入思考。当初昭武商人康有义给她送来兴业公司的股份,她当时没当回事,出来之后才知道这个股份的分量,不过这些她都没跟李治说。现在兴业公司在一年之内成为大唐的一个巨无霸,真是不可思议。

武咪咪也知道捉钱令史的荒唐,当时很多朝廷重臣恨之入骨,但是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要不然官员的俸禄从哪里来?

大唐政府没钱发俸禄,让各个衙门自负盈亏。每个单位设置九人,每人掌管五万钱,通过市场放贷来获得利息。为了防止资金流失,以及激发“捉钱令史”们还款付息的积极性,唐太宗下令捉钱令史必须实现盈利。他参考了市场利率,认为每年获得96的回报是可能的,因此规定每个令史每个月,必须提供四千钱的利息。完不成任务的就要受到惩罚,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。如果连续12个月都完成了任务,唐太宗会将他们纳入吏部候补,具备资格就可以转正,任命为实缺官职。

贞观之世,令史“大率人捉50贯以下,40贯以上,每月纳利四千,一岁凡输五万”,则年利率为100。政府通过公廨钱制度,确实牟取了巨大的商业利润。唐会要载:国库支出5万本钱,经捉钱令史之手,即可在一年内翻一番,成为10万。所以,公廨本钱成为唐代财政重要收入。但这实际是唐朝纳资、卖官方式的变种而已。

这一举措虽然弥补了国家的财政收入,使官员得到了一定的俸料补充,但却使大量商贾由此而步入仕途,不但与唐朝所奉行的“商贾之人不得入仕”的制度相悖,且造成整个官场的庸俗化。

褚遂良说他们:“惯于求利,苟得无耻,莫蹈廉隅,使其居职。从何而可,将来之弊,宜绝本想。”整个社会将充满铜臭气。

有了本钱和朝廷的指令,“捉钱令史”们就开始打着朝廷的旗号下海经商,与百姓交易。官员与百姓交易,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,各自的法律地位也不相同。两者之间的关系,不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。百姓与官员交易,不能平等,百姓自然很不情愿,无奈官方势大权重,只得勉强顺从。

捉钱令史背着朝廷的高利贷,不赚钱是不行的,必须交易,必须赚钱,于是,强买强卖之风兴起,商品交换经济随之愈加衰败。

捉钱令史借助朝廷政策的势力,可以从民间弄到许多钱,也可以补授实缺官职。于是,“捉钱令史”就成为作官的捷径,引起传统科举仕进官员们的强烈愤慨。同时,也逐渐造成官吏冗多,如果每年有600多人需要升官的话,官僚系统如何能承受?

再有就是捉钱令史在政治上、经济上都享有特权,他们由所属诸司诸使给碟,免去杂差遣,徭役,如有过失犯罪,府县不敢劾治,须送本司本使科责,而本司本使则往往对他们包庇纵容,开脱罪责。

他们名义上经营“官本”,实际上“私钱”数额远远超过官本。他们假公济私,从中渔利,平民百姓不堪其扰。官钱户的特殊化,不仅危及社会秩序,对社会经济也起着破坏作用,成为唐代棘手的社会问题。

褚遂良上书皇帝,反对设置捉钱令史。他指出,京师有70多个官府衙门,现在设置600多位捉钱令史,一年以后都可以实授官职。如此下去,用不了多久,官员的位置都要被他们占满。朝廷学府培养的知识分子,地方挑选的知识分子,优中选优地择出品德高尚者来做官,还免不了有些人营私舞弊。现在使用捉钱令史,培养出这些逐利之徒,个个都给官职,如何得了。所以,千万不要给他们官职。

初唐闲公子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一开始我真没想当明星  青春何为  开局加入木叶  超神从御兽开始  诡异猎人的日常  修仙:从打造AK47开始  重生我在爱你一次  大唐:开局成太子,签到霍去病  我不能白重生啊  大时代神豪  神君只想寿终正寝  综武混乱江湖  僵尸混迹高武世界  穿越流放五千里:带着空间好致富  偷爱  爱在随遇而安  男神拯救计划  吾家医妃  教练的征途  吓人,我们是认真的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活人回避

活人回避

二十岁那年我因为贪财收了一件不该收的古董,从那以后,为了活命,我不得不一次次出入那些对于活人来说十死无生的禁地。秦岭大山里的墓葬群,西北戈壁中的无人区,浩瀚深海下的失落遗迹,雪域高原上的死亡禁区或许有一天,当你因为贪婪而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时,你就会发现睡觉时有东西站你旁边,告诉你,天黑了,一起来玩玩吧。...

联盟:开局暴打可汗

联盟:开局暴打可汗

开局顶替sword剑皇上场,暴打可汗,直接给可汗带上痛苦面具。一边吊打各路LCK上单,一边发歌?不会唱跳rap的偶像不是一个好上单?这是一个峡谷之巅路人王重生到LOL职业赛场打职业的故事,梦的起点在LCK,但梦的终点在LPL。天不生我林灿宇,LCK上单万古如长夜。如果您喜欢联盟开局暴打可汗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都市修仙狂婿

都市修仙狂婿

仙界万域之主九天仙尊一醒来,居然成了一名上门女婿。前世遭受各种的欺凌羞辱,受尽冷眼冷语,重生归来,习得医道圣手,成为医术界的超级神医,拥有仙法透视神瞳,成为了古武界的无上宗师,纵横都市,横扫无敌!如果您喜欢都市修仙狂婿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青莲觅

青莲觅

关于青莲觅战争爆发,北齐公主白滢临危逃亡,却被敌国燕王抓捕坠落深渊水池,陷入昏迷。白滢醒来时,已身在一处宫殿,周边是一男子。白滢摇摇头,不知自己是什么人,身在何处,脑海中怎么一点记忆都没有。男子他走到白滢身旁,柔声道滢滢,你终于醒了,白滢道你是何人,我为何在此?男子迟疑道你忘了,你是南翎左相高正松的女儿高滢,也是我未过门的妻子,原本我们打算成亲,可你从树上摔下来昏睡多日,这才耽误了大喜之日。白滢脑袋一轰,她想不起自己是谁,也对这个男人不熟悉,但见他对自己呵护备至,不像说假。男子日渐温柔,为她抚琴写诗,解书解闷,甚至为她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,唯独对请医师治她失忆症之事,从不上心。白滢从一开始的抵抗逃离,到爱上这个未婚丈夫,可就在他们成亲后,她忽然想起来了。烛影摇红,身上的男子就是那个入侵北齐,毁他山河的燕王彰华,彰华,也是在三年前,自己在汴都救下的乞丐。她挣扎着想逃离,却被彰华按住双手,让她避无可避,不给她后悔的机会。他手背青筋暴起,吻去白滢眼角的泪水,迷恋地望着她的脸庞,额头相抵从此刻起,你就是我的妻子了。滢滢,唤我的名字。...

臣本红妆:摄政王的掌上娇

臣本红妆:摄政王的掌上娇

前世,她含冤入狱,临死前才知道她不过是一枚弃子。一朝重生,浴血归来,当她变成他,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高升,搅动朝堂风云。如果您喜欢臣本红妆摄政王的掌上娇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
老祖王妃不好哄

老祖王妃不好哄

关于老祖王妃不好哄万年老祖宗穿成了冲喜新娘,且招惹了三个男人。王府内,神秘男子对她酱酿。老祖宗誓将他剥皮!大街上,小乞拽着她求饲养。老祖宗夹走,养个小乞小意思。神王殿,残暴神王锁喉,让她以性命来换物。老祖宗猛虎掏心,你的命在我手中,换是不换?后来,老祖宗发现他们竟是同一人,怒道本祖不死不灭,誓见你惨死今生。男人勾她求小祖宗赐长生不老之术。老祖宗翘脚嗤笑拿物来换。男人靠她身上看我如何?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